Group 3
意见汇总
收获
- 掌握 R/Python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GitHub/VScode/Quarto 等工具应用,完成个人网站搭建及数据清洗到报告生成全流程;
- 理解数据可重复性研究理念,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实操能力,体会编程解决问题的乐趣与成就感。
意见
- 对零基础学员上手难度较大,存在软件下载、环境配置、代码复现等入门问题;
- 部分内容专业实用性不强,与特定研究方向衔接不足;课程内容丰富但难度较高,复杂术语和操作理解困难。
建议
- 增加基础知识讲解,从基础内容出发设计课程;
- 课前提供关键工具预习资料或录制分段讲解视频;
- 增强课程内容与专业需求的结合度。
2024******068
一、课程总结
- 核心收获
- 掌握R/Python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完成从数据清洗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
- 通过GitHub协作解决问题。
- 制作出自己的第一个网站
- 掌握R/Python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完成从数据清洗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
- 项目实践
- 使用Quarto生成动态报告,集成代码与分析,实现”一键复现”。
- 使用代码,复现课堂内容
- 使用Quarto生成动态报告,集成代码与分析,实现”一键复现”。
二、课程评价
- 优势:案例贴近科研实际,工具链覆盖完整(数据→代码→文档)。
三、改进建议
- 增加基础知识讲解。
2024******001
高春辉老师的课程,对我来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让我在知识的探索中收获了满满的惊喜。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每一堂课都像是精心编排的戏剧,既有深度又充满趣味。课程内容丰富多元,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前沿,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被高老师对R语言和Quarto的精彩讲解深深吸引。R语言的强大功能让我看到了数据分析的无限可能,而Quarto的便捷性则让我体会到了知识分享的高效与优雅。通过这些工具,我不仅提升了编程能力,更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研究思路转化为清晰的代码和文档,这种能力对我未来的研究工作意义非凡。作为一名计算机新手,我曾对编程望而却步,但在高老师的引导下,我一步步克服了困难。从最初的软件安装、环境配置,到后来的代码编写和项目实践,每一步都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最终,我成功搭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并复现了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计算机语言的魅力,更让我意识到,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高老师的课程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激发了我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我第一次接触到了GitHub这个充满活力的平台,它让我看到了全球开发者的力量,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这门课程让我对AI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当然,我也有一些小小的建议。随着科研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复现已经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课程能够在这方面增加更多前沿内容,或许能更好地满足我们这些渴望深入探索的学生的需求。总之,高春辉老师的这门课程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技能,更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感谢高老师,感谢这门课程,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2024******014
这门课程系统覆盖数据科学全流程,深入讲解R、RStudio、Python、VSCode、Quarto及Canda等工具的实际作,并拓展至手搓神经网络、个人网页开发等前沿领域,帮助同学从理论到实践无缝衔接,掌握数据可重复性分析的核心技能。高老师将理论知识透彻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降低了技术门槛,激发学员对编程与算法探索的浓厚兴趣。课程强调“动手能力”。通过作业练习、小组协作项目等环节,让同学将工具应用与科研场景结合。课堂互动频繁,高老师实时答疑,同学在讨论中深化理解,形成“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课程不仅夯实了数据分析基础,更通过案例教学培养科研素养,为后续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及跨学科应用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在课前提供关键工具的预习资料,或针对复杂作录制分段讲解视频,有利于我们跟上课程节奏,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对于零基础的同学来讲,在代码编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虽然该课程覆盖了很多专业内容,但是专业实用性并不强,很多内容对于某一领域并不是很适用。
2024******016
高春辉老师的课程让我重新审视了编程与科研的关系。原本以为数据分析只是科研的辅助工具,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它已成为推动研究创新的重要力量。R语言的强大功能让我得以高效处理数据,而Quarto的便捷性更让我感受到科研表达的多样性。从代码编写到可视化展示,每一步都让我对知识的掌控感更加强烈。这门课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学会了如何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也开始享受代码优化带来的成就感。GitHub的使用更是打开了全新的大门,让我体会到了协作与共享的魅力。未来,如果课程能加入更多关于自动化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内容,相信会让学习体验更上一层楼。整体而言,这是一场充满启发的学习经历,让我对科研与技术的结合充满期待。
2024******121
通过本次数据驱动的可重复性研究课程的学习,在高老师的指导下。让我初步了解了R语言和Python语言的基础知识,并运用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通过GitHub和VScode的运用,以及一些大语言模型的协作,制作出了我的个人网站,对计算机学科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课程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一些零基础计算机知识的同学来说上手难度较大,包括下载软件和代码复现等,与专业实用性联系不够紧密。课程优势在于高老师将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能够锻炼同学们的实操动手能力。
2024******112
这堂课程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知识,课程内容很丰富但是也很难,不过在高老师的详细讲解和指导下以及助教们的帮助下,也算是对数据分析、个人网站制作、高效使用ai、GitHub的使用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收获很多。
2024******054
高春辉老师的数据驱动的可重复性研究课程,实用性很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初步完成了入门,体验到了编程的乐趣与魅力,希望以后能加以运用。
2024******126
通过高老师的数据驱动可重复性研究课程,我掌握了R/Python基础编程、数据可视化及GitHub/VScode工具应用,完成个人网站搭建并积累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理论+实操”有效提升实践能力,但对零基础学员存在软件安装、代码复现等入门挑战,部分内容可增强专业应用衔接。
2024******090
在本次课程学习结束后,学习到了数据分析、可视化,安装R语言、Python语言软件,逐步熟悉各种软件的操作应用,并且初步掌握了Quarto和R语的结合应用,运用GitHub和VsCode、ai的结合使用,生成了个人网页,使我感受到了计算机语言的乐趣和成就感。这门课程对于的研究方向会有一些帮助,例如课上讲的微生物组数据分析。但这门课程也让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从最开始的软件下载,设置环境都出现了一些难题,包括后面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术语,使我感觉到学习困难,对于零基础计算机知识的同学还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后续课程设计应更多从基础知识出发,更多与专业需求相结合,让计算机知识薄弱的同学也能够轻松上手。